市值管理须秉持长期主义

2025-01-02 07:46:40来源:[db:来源]作者: [db:作者]阅读量:

(原标题:市值管理须秉持长期主义)

A股迎来了首份关于市值管理的政策文件。11月15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下称《指引》),明确了市值管理的目标、定义、具体方式以及禁止触碰的红线,并提出主要指数成份股公司应当制定市值管理制度,长期破净公司应当披露估值提升计划。

这是监管层首次系统性地对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予以规范和指导,意味着市值管理将成为上市公司需要用心对待的一门“必修课”。目前,多家上市公司已表态正在研究学习政策内容,市场人士也对此报以很高的期待,认为这开启了A股市值管理“正名元年”。

我们认为,市值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战略工程。上市公司须摒弃短期目光,秉持长期主义,练好公司质量的基本功,耐心浇灌“时间的玫瑰”。

市值管理是A股市场独特的管理概念。过去,由于概念不清,市值管理存在诸多误区和乱象。不少上市公司将市值管理简单地理解为股价管理,认为只要通过各种手段拉抬股价,就是做好了市值管理。于是,市场上出现了一些违规操作,比如与所谓的“市值管理团队”合作,通过释放并购、重组、分红等利好消息,或者通过网络大V、股评家造势哄抬股价,甚至寻找合作资金来拉升股价。这背后往往涉及内幕交易、股价操纵等违规违法行为。这种短期目光带来的是行为的扭曲,只是营造了一种暂时的股价上涨景象,公司的内在价值并未真正得到提升,反而像泡沫一样,最终很可能一戳就破。这种“伪市值管理”与市值管理的初衷背道而驰。

根据《指引》,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以提高公司质量为基础,重要抓手是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目的是提升公司投资价值和增强投资者回报。这有助于上市公司从根源上树立正确的市值管理理念。

我们理解,市值管理的基石在于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衡量一家上市公司是否创造价值的重要指标就是看它能否长期创造自由现金流量。能够持续创造自由现金流量的公司,通常意味着它们有着良好的经营模式、稳定的现金流来源以及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这样的公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公司。如果一家企业长期不能创造自由现金流量,却为了迎合市场、吸引投资者持续进行现金分红,就有“庞氏分红”之嫌,会透支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尽管现金分红也是监管倡导的市值管理方式之一,但是从长期看,“透支型”分红是不可持续的,显然也不是市值管理的应有之道。

因此,上市公司首先要做的是围绕价值创造练好经营内功,不管是精心雕琢产品,优化服务品质,还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技术革新,夯实公司质量之基。其次是强化公司治理,落实董事会、董事和高管在市值管理方面的权责。再次才是做好价值传递,充分进行信息披露,充分与投资者沟通,传递公司的价值信息。不少上市公司处于破净状态,与其不重视投资者沟通是有关的。

资本市场新“国九条”提出要研究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纳入企业内外部考核评价体系。国务院国资委在今年年初表态,2024年将全面推进央企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我们认为,监管部门在制定市值管理考核评价机制时秉持长期主义同样不可或缺。股价涨跌是常态,市值浮动同样如此。如果考核标准侧重短期指标,上市公司为了完成指标可能会采取急功近利的做法,这可能会导致公司市值陷入一种“短期涨跌”的周期循环,不利于公司长期的发展。如果考核标准侧重长期指标,则会促使上市公司有步骤、有节奏地谋划市值管理,从长远利益出发,一步一个脚印地提升公司的整体质量和价值。

长期主义的市值管理能够释放出稳定的、可预期的积极信号,这也有助于吸引耐心资本入场,从源头上活跃资本市场。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